“過去碼頭都是人拉肩扛,現在是智能化操作集裝箱。”10月17日,習近平同志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,將產業工人放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位置,強調要重視發展職業技術教育,不斷提高工人階級的素質和覺悟。
多士成大業,群賢濟佳績。實現高質量發展,關鍵在技術創新,核心在高技能人才。2018年,美國政府發布國家安全戰略文件,特別提到可能限制赴美外國留學生學習科學、技術、工程和數學的簽證。這一逆全球化的舉措也從反面佐證,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端人才,已經站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最前沿。當下中國正從“制造大國”向“智造強國”邁進,亟待打造一支職業素養高、專業技能強的產業工人隊伍。

(3月18日,2021年“一戶一產業工人”培養工程在臨武縣啟動。圖為工作人員進行植保無人機操作教學。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傅聰 \r\n攝)
聚焦尖端科技,強化職業教育,讓技能之花“春色滿園”。對比教育部最新數據,十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績斐然:專業更新幅度超過70%、招生人數接近翻倍、實習實訓基地數量年均增長8.6%……“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,我們的人才基礎應該是技工。”積極與市場銜接,讓職業教育的課程內容與市場、企業的智能升級同步,方能以職業教育的“技”動能助力高質量發展的“加速跑”。
重視發展職業教育,從國家層面來看,是推進中國制造向“中國智造”“中國創造”轉變的必由之路;從個體層面來講,則是讓“人人都有出彩的機會”。讓職業教育真正“香起來”“熱起來”,還需全社會積極弘揚“工匠精神”,讓技能人才成為“香餑餑”。今年湖南省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中,艾愛國、易冉、黃可勝等一線產業工人,從生產車間走進人民大會堂,傳遞出“咱們工人有力量”的鮮明信號。在全社會弘揚勞動光榮、技能寶貴的風尚,就能讓技能人才有“為”又有“位”。
\r\n
(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制造二部電焊班班長易冉,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。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俊 攝)
無數個像艾愛國、易冉、黃可勝一樣的產業工人,在浩浩蕩蕩的時代大潮中,心中懷有夢想、腳下充滿力量。從開展“大國工匠”評選到提高工人待遇,從打破職業“天花板”到職業技能培訓發揮重要作用,廣大產業工人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斷增強。越來越多“過去想都沒有想到的”生活照進現實,既是對產業工人兢兢業業付出的肯定,也讓更多有志青年看到了職業教育的“學頭”“盼頭”和“奔頭”。
\r\n\r\n\r\n\r\n\r\n\r\n\r\n\r\n\r\n\r\n\r\n\r\n\r\n
深挖職業教育潛力,提升職業教育質量,力爭讓更多的職業學校畢業生接受高質量的職業本科教育,助力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盡展其才,必將為高質量人才培養、制造強國建設注入新動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
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:"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"、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、"益陽電視新聞網"的所有作品(如文字,圖片和音、視頻稿件),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
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:"益陽廣播電視在線",違者追究責任
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
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,請及時和我們聯系。新聞糾錯:80085816@qq.co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